清末民初,即墨城內店鋪遍布,糕點鋪以異香齋、馥郁齋、復香齋最為有名,其中以陳姓祖?zhèn)黟ビ酏S茶食店所產樣式最為繁多,清嘉慶年間由蘇州遷來即墨城,后發(fā)展成東、西、河南馥郁齋三家,以西門里街南的西馥郁齋持續(xù)年代最長,當地人稱為正宗老店。店鋪古色古香,紅漆木柜臺。老馥郁齋茶食店糕點沿襲蘇州風味并不斷創(chuàng)新,深受即墨人民喜愛。
20世紀80年代初,青島利民食品廠恢復了這一傳統(tǒng)茶點的生產。該產品以面粉、花生油、白糖、芝麻為主要原料。制作時,先把配料攪勻,和成面團包上皮面,攤成厚1厘米的面餅,外表粘附上芝麻,然后切成長3厘米、寬2厘米的小塊,在上面割上三條刀口,放于150度的沸油中炸透,出鍋后掛以糖漿,即為深棕色的成品。具有光澤鮮艷,香甜不膩,松軟可口等特點,是頗受兒童及老年人喜愛的食品,曾獲青島市食品質量評比第一名。
發(fā)布評論:
熱門內容: